632万人次!刚刚,圆满闭幕!

2023/12/28 10:24:00来源:全球建筑展览网

简介:园聚合肥,博览天下。办好园博会,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行动,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的重要举措。

来源:合肥日报



(张大岗 摄)


园聚合肥,博览天下。办好园博会,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行动,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的重要举措。


经过3年多的精心筹备,占地3.23平方公里的园博园顺利建成。3个月的展期中,各具特色的城市展园、美食荟萃的园博小镇、活动不断的百姓舞台,为市民游客奉献了一场喜庆、节俭、安全的园博盛会,在中国园林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据统计,3个月来,园博会累计接待服务游客632万人次、单日最高40万人次,平均每天约6.8万人次,创历届园博会新高。其中,省外游客超120万人次,占比近20%。


展会有限期,精彩无穷期。会后,保留的城市展园、特色建筑将拓展功能,各类文艺活动、产品展销将持续上演,永不落幕的园博会拉开帷幕。


一炮打响


隆冬时节,合肥最低气温降到了冰点以下。在园博园,一碗碗热气腾腾的鸡汤让人倍感温暖。


12月23日至24日,老乡鸡在园博园举办第八届鸡汤节。喝鲜美鸡汤,看非遗表演,听凤凰传奇的热歌……现场人头攒动、热火朝天,一扫冬日的萧瑟沉寂。


除了鸡汤节,3个月来,园博会依托“三区一馆”(百姓舞台展区、生态园林展区、城市更新展区和城市建设馆),组织了“大湖飞歌”音乐节、青年文化夜市、特色农产品展销、盆景展等大大小小的文艺、展销活动千余场,吸引大量游客入园。


独具魅力的园林加上丰富多彩的活动,园博会一炮打响、一炮而红,成为“本地人反复来、外地人慕名来”的文旅“顶流”,创造了多项纪录。


中秋、国庆期间接待游客225万人次,上榜热门景区TOP20。特别是国庆节当日接待约40万人次,为历届园博会之最。


开园不到2个月,累计接待服务游客超过500万人次,创历史新高。3个月,游客更是达到632万人次,将新高拉升一个高度。


中国国家地理携手B站发布的全国100个兴趣必游之地,骆岗公园(园博园所在地)排名第一。


昆明市园林绿化局局长陈海星在参观时说:“合肥园博会布局很有特色,每个城市展园都体现了自己的园林特色和文化底蕴,为广大的老百姓呈现一个非常精彩的盛会。”


另一个空间里,园博会同样火热。央视、新华社、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关注报道,入园游客、网红达人也自发成为园博推荐官。


翻开手机,小红书上,关于园博会的游记和攻略成百上千;微博上,“合肥园博会”话题阅读量3000万;抖音上,“合肥园博园”话题视频播放量2个亿。


中国、俄罗斯网红博主组合阿升叔叔和安特说:“中国有很多不同建筑风格的园林,在园博园里都能看到,这里超级漂亮。在这里慢慢游览,就可以了解中国各个城市的气质和历史文化。”


被调侃“旅游小透明”的合肥,凭借一场盛会,刷新人们对它的认知。若还有人问,合肥最好玩的地方在哪?合肥南站旁的园博园就是强有力的回答。


“百姓”为名


外界提到合肥,绕不开“创新”二字。凭借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合肥高质量发展风头正劲。


自2020年3月成功申办园博会以来,刻字骨子里的创新基因开始流动,驱动合肥带来不一样的园博。


立足新时代园博新定位,探索转型办园博的新方式,合肥展开了诸多有益探索。“首次”,成了园博会的关键词。


把主题定为“生态优先百姓园博”,“百姓”作为点睛之笔,在园博会史上尚属首次;


在城市核心位置建设园博园,也是首次;


坚持全园开放、不设围墙、不收门票,还是首次;


把航站楼打造成城市建设馆、让大机库变身艺术厅、将跑道和停机坪变成百姓大草坪......利用老机场举办园博会更是一次大胆的尝试,成为本届园博会的最大亮点。


英国视频博主巴雷特感叹:“我还从来没有见过把原来的机场跑道包含在一个公园里的创意,而且这里的景色实在是很美!”


从规划建设,到开放运营,创新理念得到淋漓尽致地体现。而一切创新都指向了一个字——人。


城市的核心是人,城中的园博更不例外。合肥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办会理念,努力把园博园打造成群众喜爱的旅游目的地、市民会客厅、文艺大舞台、儿童游乐园。


开园前,认真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及市民群众意见建议,把大家希望的儿童乐园、游客驿站、最佳摄影点等体现在规划建设中。


开园时,制定专项交通服务保障方案及应急预案,安排公交8条直达专线、4条免费接驳线、6万个停车泊位,最大化方便群众入园赏园。


开园后,继续通过12345热线、新闻媒体等,广泛收集各方意见,根据游客感受在运营中完善、在完善中提高,不断提升舒适度、满意度。


“我不止一次来到合肥园博园,参与了园博小镇的建设,从中感受到合肥园博会真的体现了生态优先、百姓园博。”中国建筑学会秘书长李存东评价说。


处处从游客出发,时时为游客着想,一场以“百姓”为名的园博做到了为了百姓、依靠百姓、成果由百姓共享。


扮靓一城


9月开始,无论是走在大街小巷,还是漫步城市公园,在合肥,你总能看到带有园博元素的花境、花坛和绿雕,争奇斗艳,美不胜收。


满城芬芳的背后,隐藏了一个重要命题:园博会,能给城市留下什么?


园博不是“单打独斗”。从规划建设开始,合肥便树立了“全城园博”的理念,即以办好园博会为牵引,推动园博元素融入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品质。园博不仅在园中,更要在城中。


——以园博会倡导绿色生活,组织开展“花园家庭”“园林式单位”等创建活动,带动全市群众参与园博盛会,让绿色低碳成为更多市民的新时尚。


——以园博会提升城市品质,同步高质量建设十大城市公园、十大湿地公园、千处花境、万里绿道,系统打造城市最美风景线。


——以园博会塑造文旅品牌,将园博园作为全域旅游核心节点,构建“一湖一园一廊一城”世界级文旅地标体系,串联全市旅游景点,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带动全市文旅品质整体提高。


绿,是这座城市一贯追求,“全城园博”再提城市“含绿量”。目前,全市已建成100平方公里环巢湖十大湿地、近1000公里绿道、500多个公园游园。


市林园局规划建设处相关同志表示,3年来,通过推进“全城园博”,实现了园林绿化的量质齐升,城市品质的全面提升,让老百姓推窗见绿、出门见景,真正实现“办好一次会,扮靓一座城”。


今天的合肥,正从写进教材的“绿项链”,走向美好未来的“园博城”。


永不落幕


哲人有言,世上唯一的不变就是变化。


历经千百个日夜奋战,战胜世纪疫情大考,园博园凝聚了上上下下的心血,饱含了广大市民的期待。如今,盛会圆满闭幕,全部保留的城市展园、城市建设馆等,将全面交给合肥管理。


新变革下,把握好“变”与“不变”的辩证法,写好运营管理“后半篇”文章,保障展期展后同样精彩,考验管理者的眼光和操作。


凡事预则立。早在3年前的规划阶段,合肥就已充分考虑这个问题,鲜明提出打造“永远不落幕永远有变化”的园博园。


永远不落幕,是希望不因展期结束而园空人散,让园博会成为持续性而非一次性展演。


永远有变化,是希望不断推出新活动新玩法新体验,吸引游客反复来游而非仅此一游。


有变化,是不落幕的关键;不落幕,是有变化的结果。


为使园博园的各类空间好用好变,运营方合肥滨湖科学城城市空间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在规划建设时就已介入。3个月的会期,又让他们在“学习+实战”中加强了运营管理水平。据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三区一馆”将会发生新的变化。


在百姓舞台展区,将持续开展“五百”系列活动,即百家美食吃在园博、百名达人演在园博、百场赛事办在园博、百项非遗展在园博、百种高科技用在园博,做到季季有主题、月月有变化。


在生态园林展区,将临时展览与永久经营紧密衔接,根据城市特色和展园空间,打造独特的餐饮、文化体验园。以重庆园为例,喝茶习俗是重庆文化的一个重要特色,将招商落位重庆茶馆,打造成市民喝茶聊天的好去处。


在城市更新展区,将在经营内容上积极引入名店、首店,更多丰富亲子游乐、网红零售等业态,打造有热度、有流量、有口碑的园博小镇;在硬件上提升园博小镇景观小品、点亮夜游场景,促进夜间经济消费。


在城市建设馆,将完整保留现存展馆,继续以文图并茂的展览、新奇有趣的互动,揭示城市文明的延续奥秘,讲述城市现代化发展的探索和成就。


为百姓而办的盛会,所有留存都将找到合适的“归宿”,永远为百姓所用。


打开短视频平台,搜索合肥园博园,会看到不少“挑战一天走完合肥园博园”的视频,尽管徒步者十分卖力、十分坚持,结果往往以失败告终。网友笑评:园博园专治嘴硬。


城中园博,空间之大是其物理表象,内容之大才是内核所在。“永远有变化”之下,我们可以预测:即便路能一天走完,但新的精彩每一天都将上演。

由于本网站信息均来源于用户发布及其他网络渠道提供,因此本站不完全保证信息的及时和准确性。本网转载,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用户需自行确认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再安排参展计划。如因展会改期、延期、取消展会计划等造成纠纷,请用户联系该展会承办公司,本网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删除或修改。电话:010-84600936

热门活动
同期活动
推荐展会